你知道AFM原子力显微镜怎么分析颗粒粒径?

 新闻资讯     |      2024-07-24 08:55:31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样品表面形貌和物理性质的精密仪器。它通过分析样品表面与微悬臂针尖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生成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图像。在AFM原子力显微镜图像中,颗粒的粒径可以通过测量图像中颗粒的高度和宽度来得到。以下是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颗粒粒径的详细步骤:

原子力显微镜.jpg

一、样品准备

样品选择:

AFM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对粉末、块体、薄膜等多种类型的样品进行分析。

粉末样品颗粒一般不超过5微米,且需提供足够的量(如20mg)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薄膜或块状样品需满足一定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如长宽0.5-3cm之间,厚度0.1-1cm之间,表面粗糙度不超过5um)。

样品处理:

粉末样品需分散在合适的分散液中,并通过超声等方法使颗粒均匀分散。

薄膜或块状样品可能需要进行清洗、抛光等处理以确保表面平整。

基片选择:

溶液中的纳米粒子需要分散到平整的基底上,如HOPG、高质量的云母、原子级平整的金(111)面(沉积在云母上)和单晶硅片等。

基底表面的粗糙度要远远小于纳米粒子的尺寸,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二、原子力显微镜操作

开机与校准:

依次打开电脑主机、原子力显微镜控制器和软件。

确保AFM原子力显微镜仪器经过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针尖安装与定位:

安装合适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确保其性能满足分析要求(如共振频率、力常数、针尖顶端曲率半径等)。

使用内置的光学显微镜找到样品上合适的成像位置,并将针尖移动到该位置。

设置扫描参数:

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如轻敲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大多数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

设置扫描范围、扫描速度、分辨率等参数,确保能够捕捉到颗粒的详细形貌。

图像采集:

先扫比较大的范围以便找到纳米粒子较均匀分布的区域。

缩小扫描范围,开始收集纳米粒子图像。通过调节振动振幅来保证trace和retrace线近于重合。

保存图像以供后续处理和分析。

三、图像处理与分析

图像拉平:

使用AFM原子力显微镜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拉平处理,以消除图像采集过程中的失真信息(如样品不垂直、热漂移、扫描管非线性等)。

粒径测量: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软件中的测量工具在图像中选取需要测量的颗粒。

记录颗粒的高度和宽度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颗粒的粒径。

对多个颗粒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数据的统计结果,以便对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进一步分析。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粒径分析时,需要考虑样品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样品表面应具有一定的反射性和导电性,以确保AFM能够准确探测到样品表面的形态和结构。

AFM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针尖的性能、扫描参数的设置等,因此在进行粒径分析时需要仔细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测量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使用AFM对样品中的颗粒粒径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