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在研究蛋白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理及研究方法如下:
一、AFM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通常是微悬臂一端的微小针尖)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当针尖与样品充分接近时,它们之间会存在短程相互斥力,检测该斥力可获得表面原子级分辨图像,一般情况下分辨率也在纳米级水平。
二、AFM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蛋白质的方法
样品制备:
蛋白质是一个两性分子,调节其溶液的pH值至等电点附近,使蛋白质正负电荷相等,分子呈电中性。降低pH时,蛋白质呈正电,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值低于等电点,使样品直接吸附在带负电荷的基底(如云母)表面,进行成像和力学研究。
对于DNA等带负电荷的样品,可以通过在溶液中加入正离子,使其先吸附在表面上,再吸附DNA;或者通过化学修饰改变基底表面的电荷性质,以吸附DNA分子。
成像与力学研究: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针尖在蛋白质样品表面进行扫描,通过检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化,可以获得蛋白质表面的形貌结构信息。
通过分析形貌图像,可以观察到蛋白质分子的尺寸、形状、分布等特征。
此外,还可以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力学研究,如测量蛋白质分子的弹性模量、硬度等力学性质,以及研究外力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高速AFM原子力显微镜(High Speed-AFM,HS-AFM)可以实时检测单个生物分子的信息以及更快的扫描和反馈操作,有效地揭示蛋白质的构象变化。
定位原子力显微镜(localization AFM,LAFM)通过应用定位算法于AFM和HS-AFM图像中的地形特征空间波动,可以克服传统AFM分辨率的限制,实现埃米范围高分辨率的蛋白质表面细节成像。
三、原子力显微镜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结构研究:
AFM原子力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揭示其表面特征、亚单位排列和相互作用方式等。
通过与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的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模型。
蛋白质功能研究: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研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如配体、抑制剂等)的相互作用,揭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通过测量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变化,可以研究外力、温度、pH等因素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蛋白质动态过程研究:
高速AFM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实时观察蛋白质分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如构象变化、折叠/去折叠等。
这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动态行为和调控机制。
综上所述,原子力显微镜在研究蛋白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通过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和力学研究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深入揭示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等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