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原子力显微镜的制样流程复杂吗

 新闻资讯     |      2025-02-24 11:03:00

原子力显微镜的制样流程相对复杂,这主要是因为AFM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的平整度和固定性有较高要求,同时不同类型的样品(如蛋白质、DNA、活细胞等)需要采用不同的制样方法。以下是原子力显微镜制样流程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一、制样原则

干净:样品表面B须干净,无污染物。污染物不仅会污染探针,还会干扰成像结果。

固定:样品需要牢固地固定在基底上,以防止在扫描过程中移动或变形。

原子力显微镜.jpg

二、基底准备

云母片:常用于生物样品的制样。S次使用时,将云母片固定在适当大小的玻璃片上。每次使用前,用双面胶或透明胶带撕掉*上层的云母片,确保使用新鲜、平整的云母表面。

硅片:使用前需用酸、碱、超纯水依次超声清洗,以确保洁净。

三、样品处理与固定

粉末样品(如纳米颗粒):先用分散剂超声分散,然后取一滴分散液滴在云母片或硅片上,干燥后进行测试。具体步骤包括将粉末加入溶剂中(如超纯水或乙醇),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40mg/ml以下),超声分散后滴加到基底上,用氮气吹扫干燥。

蛋白质样品:蛋白质是两性分子,可以通过调节pH值至等电点附近使蛋白质呈电中性,或降低pH值使蛋白质带正电,从而吸附在带负电的云母表面。制样时需注意溶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

DNA样品:由于DNA带负电荷,而云母表面也带负电,因此需要通过加入正离子或使用硅烷化试剂修饰云母表面使其带正电来吸附DNA。

活细胞样品:活细胞制样需预先判断样品是否适合AFM。理想的细胞样品应覆盖率为50%~70%,贴壁生长且吸附牢固。如果细胞覆盖率低、形状不贴壁或已死亡,则不适合进行AFM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可以通过聚赖氨酸、胶原蛋白、纤粘蛋白或层黏连蛋白修饰基底来提高细胞粘附力。

四、其他注意事项

样品量:固体样品送样量应不少于一定量(如10mg),液体样品应不少于一定体积(如3mL),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分散剂类型:对于粉末样品,需要告知分散剂的类型(如水、IPA、DMF等),以便测试人员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分散。

测试需求:在送样时,需要告知测试人员扫描范围大小(如*大为80微米)和图片张数等测试需求。

综上所述,原子力显微镜的制样流程相对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样品采用不同的制样方法和注意事项。然而,通过遵循一定的制样原则和步骤,可以制备出符合AFM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要求的样品,从而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